2008年9月13日星期六

OBD简介

On-Board-Diagnostic System
什么是OBD
OBD是On Board Diagnosis的缩写,即车载诊断系统。OBD是集成在发动机管理系统中能够连续监测影响废气排放部件工作状态的诊断系统。
为什么需要OBD系统
人类对大气层的各种活动正在改变地球。除非我们大大降低和控制机动车污染物的排放和采取其他措施,否则这些活动会给地球的生态环境带来严重后果。
发动机管理系统可以有效的改进车辆的排放水平,减少污染物的排放。同时,发动机管理系统部件的故障或损坏会导致污染物排放的急剧增加,而这些部件的效能在车辆使用过程中会不断降低甚至损坏。及时检测这些部件的性能并提示驾驶员相关故障信息使车辆及时得到养护和维修成为可能,这种想法的实现就是车载诊断功能。
OBD系统可以连续监控污染物的排放水平,及时地显示故障,其提供的故障相关信息便于故障的定位和修复。OBD系统的这些优点可以:
有效的控制在用车排放水平;
为车辆的保养和维修提供了便利的手段;
通过其提供的实时数据为爱好者提供了乐趣。
OBD的工作方式
识别排放相关部件的故障(参看OBD的诊断功能);
发现故障后通过仪表板上的故障指示器通知驾驶员;
故障诊断的相关信息存储在电控单元的存储器中,这些信息通过相应的设备,即扫描工具(诊断仪),或者安装了相应软件的计算机连接到车载诊断接口读取。
OBD的历史
美国加利福尼亚大气资源管理委员会(CARB)最早通过法律把OBD作为强制性技术要求。由于汽车排放引起的环境污染问题日益受到关注,之后越来越多的国家和地区开始实施OBD相关法规。
1996年,第二代OBD(即OBD-II)在美国开始实施;2000年,欧洲也开始实施相应的OBD法规(即EOBD)。随着相关技术的不断进步和标准化,车载诊断技术以及相关标准也在不断发展。目前美国实施的是第二代OBD要求的改进型(即OBD-II Update)。2005年,我国颁布了国III法规(即18352.3–2005),第一次提出了对OBD系统的要求,并已与2006年12月1日起在北京率先执行。

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