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OBD定义及目的
1. OBD系统将随时监测零部件和系统的故障
2. 保证汽车在整个使用寿命中排放不超过OBD法规要求
– EOBD系统会持续监测排放的劣化过程
– 大幅减少由于故障造成的在用车超标排放
3. 简化车检和维修的程序,从而减少故障发生和维修之间的间隔时间
– 在检查车辆过程中利用EOBD系统的监测信息
4. OBD的实施可保障汽车污染控制装置的生产一致性
– 零部件和系统的散差要减小
– 零部件和系统的耐久性要提高
二. 美国OBDII历史和发展
1. 第一代OBD (OBD-I)
– 加州环保局(CARB)1985年立法,1988年开始实施
– 诊断要求针对硬件失效
– 主要零部件包括氧传感器,废气在循环阀,供油系统和发动机控制系统
– 没有统一的故障码和通讯协议标准
2. 第二代OBD (OBD-II)
– 加州环保局于1989立法,针对1994-96及以后生产的车型
– 扩大了诊断零部件范围
– 增加了对系统的诊断要求,如催化器失效,失火,蒸汽泄漏等
– 以对排放的影响为主,导入失效的具体排放条件
– OBD-II排放限制随LEV,ULEV,SULEV等排放标准不同
– 建立了标准化故障码和通讯协议标准
3. 联邦OBD (Federal OBDII)
– 适用于加州以外的49州
– 要求类似加州OBD-II
三. 其它主要地区OBD历史和发展
1. 欧洲OBD (E-OBD)
– 欧3法规实施时同步实施(2000MY)
– 法规要求类似美国OBD-II
– 没有EVAP泄漏测试要求
– 欧4对EOBD的要求和欧3相同
– 欧5实施时的EOBD要求(2010,探讨中):
>> EOBD排放限值更严格
>> 增加对三元催化器NOx转换率劣化的诊测
2. 日本OBD (J-OBD)
– 2000MY开始实施
– 类似OBD-II和EOBD,相对简单
– 2008年计划实施更严格的JOBD法规
四. OBD未来
1. 美国OBD III
– 无线自动监控:
>> Using miniature radio transponder
technology
>> OBDIII-equipped vehicle would be
able to report emissions problems directly to a regulatory agency
>> The transponder would communicate
the vehicle VIN number and any diagnostic codes that were present
– 简化车检程序:
>> No need for periodic inspections
>> Only inspect those vehicles that
reported problems
>> Save consumers the inconvenience
and cost of having to subject their vehicle to an annual or biennial emissions
test
五. EOBD实施时间和方式
1. 实施方式:
– 中国将按照EOBD法规(英文版)实施
– CARB OBDII 在初期实施时采用了:
>> 逐步加强OBDII的具体要求:如对冷启动时失火诊断的要求
>> 逐年增加比例的方式(Phase-in):
Model Year Phase in
EVAP泄漏诊断分4年20%/40%/60%/100%
>> 允许初期OBD系统缺陷(System Deficiencies)
>> 允许行政官员特别批准(Executive Officer
Approval)
– 中国是否应该按照国内厂家的现状具体制定相应的OBD要求?
2. EOBD开发成本
A. 硬件成本增大:
– 增加新的零部件:后氧传感器,油位传感器,加速度传感器
– 现有零部件成本提高:散差要小,耐久要好
– ECU控制器功能增强:输入/输出端子多,EOBD软件功能,运行速度提高
B. 主机厂和系统供应商设备费用:
– 下线设备(DVT 或End-Of-Line
Test):动力转鼓设备强化
– 下线EOBD检测控制设备:保证所有EOBD项目下线前通过检测
– EOBD开发相关的排放试验设备投资:排放测试量2-3倍
C. 系统和标定开发费用增大:
– EOBD系统开发费用:数百万美元
– EOBD标定工作量超过排放标定:每个车型2-3百万开发费
– EOBD 8万公里耐久车队要求:每个车型4-6台
D. 其它EOBD费用:
– 验证试验费,上目录费,在用车监控费,维修费
六. EOBD系统对三元催化器的要求与建议
1. EOBD对三元催化器的诊断是基于对其储氧能力(Oxygen Storage Capacity)的监控
2. 三元催化器的碳氢转换效率和储氧能力必须具有良好的对应关系
3. 催化器储氧能力的耐久性直接影响到诊断的精确性。三元催化器供应商所提供的催化器必须具有良好的耐久性能,以确保诊断结果真实可靠
4. 储氧能力的耐久性取决于涂层的技术水平(配方和用料)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